地點:興仁國小
活動內容:
這次活動主要分成四個項目,分述如下:
一、興仁國小經濟學體驗
我們藉由90分鐘的經濟學遊戲,讓小學生體驗經濟學的樂趣,並思考過程中的市場運作與資產分配。經濟學遊戲與一般團康的不同在於市場存在不公平,如何從不公平的條件下爭取最大的利益(社會福利)是過程中要引發小朋友思考的地方。本次活動因時間倉促,未能完成最後的解說,稍有遺憾。
二、蔡瀛會長社區導覽
蔡會長是淡水耆老,為我們介紹興仁店近百年的歷史,以及周邊的人文地理。蔡會長以導覽的方式引導學生一步一步走進社區,實地接觸在地文化,豐富大家的心靈。我們從興仁國小出發,走過盧家村、有機農場、都是蜜蜂洞的土角厝、中法戰爭的古戰場、洲子灣、差點被偷走的老樹、百年大榕樹與土地公廟、以及世外桃源「田中央」,全程約四公里的導覽。夕陽餘暉,好似飽讀了一本寶典,也好似走過了淡水一百年。
三、范美雲老師的越南饗宴
范老師是興仁國小的越語老師,經通越南料理,平時也在興仁國小教授家長們越南料理。本次邀請范老師與經探號學生交流,讓學生體驗東南亞美食,學習包越南春捲,學生們都豎起大拇指讚不絕口。
四、經探號的籌備
經探號即將在暑假前往柬埔寨進行中文與電腦教學,為了讓學生在服務之前有團體過夜生活體驗,因此借住興仁校園進行兩天一夜的培訓活動,除了第一天的遊戲服務體驗、導覽、美食饗宴之外,其他時間便是用來課程討論與體能訓練。經過團隊的第一次過夜學習,雖然晚上大家都沒睡好,但團員間的情感有相當程度的建立,開會氣氛也顯然不同了,服務的目標愈來愈明確,同心協力做最後的衝刺準備。
活動時間:
Fri, May 18, 2018 ~ Sat, May 19, 2018
地點:台中文創園區
活動內容:
來到明日亞洲會場,我最大的震撼是感受到深深的「信仰」與「熱情」。我選擇的場次是食農,和我預期不同的是,原本以為會是很冷清的會場卻場場爆滿,許多人必須坐在地板上。食農又細分為食農教育、友善通路以及搶救剩食,講者們是從各地而來的社會企業主,其中以友善通路的講者們最令我印象深刻。首先是泰國來的Neil,他透過協助農民種植好吃又營養的Jasberry rice,讓農民每天的收入翻了不只14倍;而菲律賓來的Everett,創建了一個群眾募資平台—Cropital,藉由分擔風險的方式以及群眾的力量來改善農民的生活品質;最後是來自台灣的金欣儀所推廣的「直接跟農夫買」,她提到了一段值得我們反思的話:「農業是產業,不能一味的靠志工來支撐,體制要健全才能夠讓永續的問題被解決。把農夫變偶像,農夫需要被認同,不是被可憐。」人如果沒有手機是可以活得下去的,但如果沒有農夫呢?
這些真的震撼了我!在參加社企流之前,我的確不把農夫視為體面的工作,但卻忘了農夫是存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角色,在社會中備受瞧不起的農民,也漸漸失去了自信。因此生產者責任和榮耀感應該被推廣,尊重自己工作的人,才會變被需要的「職人」。
活動時間:
Sat, May 5, 2018 ~ Sun, May 6, 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