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北市淡水區重建街是歷史街區的核心,因為道路拓寬爭議告一段落,歷史風貌如何經營與維護成為刻不容緩的工作。
淡江大學社會責任實踐(USR)計畫之「淡水好生活計畫」,在建築系黃瑞茂老師的策劃下,進行「世界遺產與社區設計工作坊」,針對淡水區重建街為主的歷史街道,提出5個行動方案,出版了「覓情記」與「貓公主巡禮」兩個關於淡水文化資產實境解謎的探索包。108年1月寒假期間邀請本校的學生志工進駐重建街,與淡水街道文化促進會合作,進行「隙看淡水-眺望點空間營造工作」行動方案,完成重建街後巷的「險路角」街角美化工作。
108年4月再舉辦「重建街修景工作坊」,完成另一個行動方案「好行-老人友善生活街道改善計畫」。為期5天的緊密工作,由建築系黃瑞茂、王國信老師指導,參與學生包括建築系、機電系、水環系、運管系、中文系、土木系、企管系、資圖系及尖端材料工程系。
經過觀察與訪談,提出兩項議題:一是老人休息點增設,二則是巷道內交通改善,並進行淡水區重建街的老人友善設施之修建、改造,針對戀愛巷中的花台改造成為座椅的設施進行調整,以提供符合老人方便不吃力的坐姿高度的木作設施。戀愛巷夏日午後因為「巷弄風」而成為社區老人憩座的所在,考量居民的互動,特別設計小型平台有助於交流與交談。施作完成後,即有當地年長居民帶著小孩到訪,體驗使用,並誇讚設計符合所需。
住在淡水區重建街的居民以長者為主,平日行走的坡道路徑階梯陡峭,一趟上街下來總是氣喘吁吁,常需要稍作休息,分段行走,許多居民提出改善問題的需要。經過現地觀察,瞭解年長者的行動模式,本次工作坊順著階梯的高差,設置可以「靠座」的座椅,以符合年長者的需求。
重建街靠近淡水區中正路的觀光街區,幾家極具盛名的店家常被觀光指南所標示,維持特色的空間品質。因此在座椅的表現形式上,順著弧形與階梯高差,設置不同型態的座椅,並以貼近淡水海港的意象「魚」作為意象,讓木作平台融入街景。階梯平台的位置選在重建街市集的表演舞台,在市集活動舉辦時,可以增添不同的環境體驗。
因為道路拓寬爭議延宕,重建街原本具有特色的街道成了斷垣殘壁。透過這次工作坊,本校師生清理荒蕪角落的垃圾,用回收的磚塊砌築花台,將閒置房屋毀損的屋簷拆除重做,並為繡蝕的鐵窗除鏽上漆,在里長的同意下,將沒有作用的牌示拆除,透過行動完成「修景」,恢復街道生氣。除了美化環境,也讓來自不同領域的同學體驗「動手做」的樂趣,大部分人都是第1次砌磚、種樹、刷油漆、釘座椅…等等,更開心的是,在過程中獲得居民與遊客的肯定,以及從問題的挖掘到解決,學習到課堂以外的真實經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