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經濟系林彥伶師生團隊所進行的國際鏈結工作,2022年進一步深入了ECC所在的PO村一些家庭屋舍裡,更清楚接觸與瞭解PO村貧富分布與學童就學情形。同時,也延續前兩年的水資源議題,於當地舉辦了淨水工作坊,並將PO村與其鄰近的五個村落的地方頭人召集起來,一同認識水之於生命的重要性,並尋求水質問題的解決,協助在地居民深刻理解淨水的方法以及公共衛生的重要性,提升當地人對良好水質的重視,減少當地人們頻繁面臨致命性疾病的可能性(如當地嚴重的登革熱與痢疾)。2022年的行動成果可以分為三面向說明:
縱向深耕
透過舉辦淨水工作坊,建立村民公衛觀念:我們以工具進行在地水質檢驗,發現暹粒河水與各家門口的地龍水竟然分別是極酸與極鹼兩種結果,對生命有所危害,因此提升生活用水的安全性是首要工作,透過環衛教育課程加強傳達知識與共識。我們在ECC的協助下,邀請鄰近五個村落的學生與地方頭人參加,於工作坊中教導他們透過三個步驟取得安全飲用水,並正確洗手,預防疾病、提升衛生條件。
持續進入校園推動科技教育:我們將電腦帶入社區中小學,並設計互動教學教材進行課程,也提供給當地教師持續使用。課程內容能提升青少年未來職能的培養,增加未來爭取更好的社會流動翻轉條件,協助跳脫循環性貧困,降低社會依賴與問題。
繪製地圖深度發掘在地問題:此次在當地村民的帶領下,我們進入不同貧富狀況的家庭裡,並將我們所見的PO村地圖畫下。當地因貧富的差距,對應著落差極大的屋舍樣貌,他們的孩子在校園裡也對應著不同的貧富分班機制,當然,也影響著他們在未來不同的人生發展。持續透過國際教育的資源協助翻轉當地孩子的未來,是我們堅定的行動與目標。
橫向連結
南向經驗整合、匯聚行動價值:為了未來共同行動的可能性,我們將南向國際鏈結經驗匯集,從PO村透過連線方式將四所大學連結起來(淡江大學、中原大學、高雄醫學大學及南華大學),再加上當地ECC的參與,在2022年8月16日於PO村的中學校園裡舉辦國際鏈結研討會,一同研討疫情後的新生活與新經濟型態,包含菲律賓經驗(高雄醫學大學)、印尼經驗(中原大學)、泰國經驗(南華大學)、及本計畫所在的柬埔寨經驗(淡江大學),醞釀可能共同行動的契機,彰顯SDGs永續意涵,並能在大學社會責任的架構下,將臺灣經驗鏈結國際,作為智庫也作為借鏡,實踐永續發展價值。
ECC形成村落教育中心
與ECC在過去五年的國際鏈結夥伴合作,到2022年形成一個重要段落,透過這些過程的累積,讓ECC更加確立村落教育中心的角色,對當地而言已然不可或缺。PO村的人們可以從ECC這個據點連結臺灣、連結國際,我們則透過ECC將淡水經驗帶到這裡,並能持續對當地產生影響力。在國際鏈結的工作裡,持續且有效的合作夥伴與據點是最重要的成功關鍵,而ECC是這些合作能順利推動的核心點,形成具大學社會責任國際鏈結意義的教育基地。
關鍵數據
參與的學生(人數):2022年海外7人、國內36人
地方人士參與(人次):2022年海外的地方參與約2500人次、國內培訓活動期間的地方參與約1300人次
贊助設備(台):筆記電腦20台(由華碩文教基金會提供再生電腦)
課程的結合與投入:
經濟學系大學部勞動經濟學(18週、3學分),授課教師:林彥伶,修課學生:54位
經濟學系碩士班勞動經濟學(18週、2學分),授課教師:林彥伶,修課學生:6位
課後的培訓活動(時數):
時數:約80小時,2022年1月至12月。
國際研討會:1場,2022/08/16。
地方工作坊:1場,2022/08/13。
成果紀錄片:共7部。
研討會版本:
成果展場次:校外,2022 USR EXPO短講1場 (題目:時光旅人17),地點:松山菸廠。校內,主題:2287砍波迪亞行動,為期5天,地點:黑天鵝展示廳。